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丰富中小学生课余文化生活,使法艺术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,4月5日,人文与传播学院公共艺术教研室专任教师李冉带领15名大学生志愿者共同走进羊山新区“两个更好”城市书屋,开展主题为“翰墨金石 登高致远”书法志愿服务活动。活动通过“大手牵小手”的形式,指导中小学生创作书法团扇作品,让传统文化在趣味实践中焕发新活力。
活动伊始,李冉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我国五体篆书法隶楷行草的艺术特征,并生动形象的地展示了五体书法的用笔用墨技巧与方法。大学生志愿者一对一指导参与活动的中小学生,从握笔姿势、基础笔画到章法布局进行手把手教学。我院网络与新媒体23-4班学生赵璇表示:“他们对毛笔充满好奇,我们不仅要教技法,更要激发他们的兴趣。”活动现场,中小学生认真临摹“平安”、“吉祥”、“喜乐”“和”“福”等汉字,志愿者们用生动的比喻讲解运笔技巧——“横如扁担要平稳,竖似悬针需挺拔”,书屋中洋溢着欢声笑语。
本次活动特别选用素面团扇作为创作载体,在老师和学生志愿者指导下,中小学生将练习成果书写至团扇上。10岁的詹竞迪小朋友举着写有“福来”和“喜乐”二字的团扇兴奋地说:“我要把扇子送给我的爸爸妈妈,这是我一笔一画写的,比买的更有意义!”最终完成的20余把团扇作品在书屋和广场前集中展示。
参与此次活动的志愿者纷纷表示:“把课堂所学转化为社会服务,既锻炼了实践能力,也让我们感受到文化传承的责任。”通过社会服务,我院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。此次活动是校地共建“文化育人共同体”的创新实践。通过高校专业资源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深度耦合,既为大学生提供了服务社会的实践平台,也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浸润学生生活。未来我院将持续开展书法审美与体验活动,让传统文化传承从“单向传授”转向“双向成长”。
(撰稿/李冉 编审/熊潇滢、杨丹审核/何鑫终审/张立恒 摄影/时华玉)
上一条:我院教师与书法鉴赏课程学生共赴信阳市博物馆参观学习(学院)
下一条:必赢766net手机版艺术教育中心开展“第二课堂”书法活动